〖A〗、近日,根据媒体报道:作为世界上生产石油的欧佩克组织,在美国拜登政府要求增加原油生产的形势下,不但没有增加原油生产,反而是宣布集体减产。限量保价,细水长流,手中有货慢慢放,乃商人长远谋财蓄财之道。
〖B〗、需要注意的是,欧佩克+大力减产的决定距离美国中期选举只有约一个月时间,对不久前刚刚出访中东的拜登而言,欧佩克+此举可能导致美国汽油价格再度上涨,民主党中期选举再遇利空。因此,在欧佩克+做出最终产量决定前,拜登发起了一场全面的施压运动,试图在最后关头说服欧佩克+不要大幅削减石油产量。
〖A〗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“欧佩克+”减少了1000万桶/日的石油产量,随着疫情缓解且疫苗注射加速,目前该减产联盟还有约580万桶/日的产量有待“恢复”,期待明年底前恢复至疫情前水平。根据最新安排,“欧佩克+”将从8月起每月增产40万桶/日,直至现有580万桶/日的减产限额全部补回,即最早明年9月全部恢复。
〖B〗、欧佩克原油数据公布让各国的限产协议土崩瓦解,原油后市点评 最新欧佩克的月数据统计与各国独立数据源的统计存在巨大的差异,让伊拉克油长在阿尔及尔达成减产框架协议后称,若独立数据源的产量数据与其官方数据再现巨大差异,伊拉克就退出协议,因为这是日后减/限产的参照,然而现在令各国都有分歧。
〖C〗、“减产联盟”的减产协议得到履行: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“减产联盟”达成了减产协议,并得到有效执行。特别是6月6日的会议决定,将日均970万桶的原油减产规划延伸至7月底,这有效抑制了市场上的供给过剩。
〖D〗、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,发生了几次“大地震”,对“七姐妹”构成了强烈冲击,以致“七姐妹”巨头体系瓦解。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形成及其活动第一次冲击是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到1970年加拉加斯会议。
〖A〗、国际市场因素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: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石油需求下滑,对原油价格构成压力。贸易摩擦加剧: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影响了全球贸易和投资,进一步降低了石油需求。全球疫情爆发: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,导致需求萎缩,加剧了油价的下跌。
〖B〗、若国内石油供应不足或需求增加,可能导致油价上涨,即使国际油价下跌。综上所述,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不同步的原因涉及价格调整机制、成本因素、时间差与调整滞后、政策因素、金融政策差异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等多个方面。因此,在国际油价下跌时,国内油价可能因上述因素而保持高位或调整幅度较小。
〖C〗、综上所述,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包括全球能源需求前景担忧、供应过剩、地缘局势影响、IMF下调经济增长预测以及其他金融市场和政策因素等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,共同导致了国际油价的波动。
〖D〗、供需关系变化 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,特别是中国和欧洲需求减弱,导致原油库存持续增加。但OPEC+仍在执行减产协议,这种供需博弈让价格起伏不定。 地缘政治因素 中东局势持续紧张,伊朗核问题谈判反复,加上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影响能源运输路线,这些不确定性都在推高油价波动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